廈門鼓浪嶼常住人口持續流失
瀏覽次數:3740 次發表日期:2013-8-26
原住民的大量流失,讓鼓浪嶼變得越發孤單?!袄系睦?,死的死,年輕人都去市區了?!币幻∶窭先苏f。
20多年的一道“人口減法”政策,讓原住民大批量遷出了鼓浪嶼?,F如今,這一政策的目的早已達到,但事態卻朝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——年輕一代的原住民還在不斷往廈門市區搬遷。
現狀:鼓浪嶼只剩8000多名常住原住民
昨天,一群老人在鼓浪嶼街心公園散步、聊天。
他們都是老鼓浪嶼人。每天早上吃過飯,他們就會從家里出來,散步到這,聊聊天,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,打發晚年時光。其中一名76歲的老先生說,自己在里面還算是“年輕人”。這群老人中,最大的已經90多歲。
少了很多年輕人,少了很多原住民,鼓浪嶼顯得很孤單。
年過花甲的老董,是土生土長的鼓浪嶼人,他們家五代都是原住民。在老董的記憶里,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鼓浪嶼,容納了3萬-5萬人。導報記者經過調查也了解到:在1896年、1909年、1940年和1985年,鼓浪嶼上的居民數量分別是0.3萬人、0.8萬人、4萬人和2.5萬人。
現在,鼓浪嶼的常住人口只有1.4萬多人,擁有島上本地戶籍的,也就是俗稱的“原住民”,只有8000人左右,外來人口有6000多人。
由此可見,鼓浪嶼原住民的流失速度是很快的。以2000年-2010年為例,這10年間,鼓浪嶼的常住人口減少了5398人,年均遞減3.16%;外來人口十年內只減少了174人,在全部常住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了11%。
事實上,擁有鼓浪嶼戶籍的人口有14049人,不過,其中有5965人外出半年以上,并不常住島上。也就是說,鼓浪嶼的原住民們,只有六成長期居住在島上,其余四成都在外面。
探因:“人口減法”政策使原住民持續流失
提及原住民的大量外遷,許多老鼓浪嶼人邊搖頭邊說起一個政策——“人口減法”。
一名參與了當年政策規劃的人士回憶,上世紀90年代,廈門市的整體規劃提出,鼓浪嶼要做減法——疏解島內人口與工業。
當時,鼓浪嶼上的單位還很多,工廠、學校、各種行政單位應有盡有,可謂“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”。當時鼓浪嶼的人口是兩三萬人,政府的規劃是想減到一萬到一萬五。
1993年,“人口減法”政策出臺,原住民開始一批批搬離鼓浪嶼。
先是島上的返城知青搬離鼓浪嶼;然后隨著房改政策的施行,房子被分在廈門市區的“公家人”也理所當然地離開鼓浪嶼,搬到了市區;再然后,隨著工廠拆遷,又有一大批人離開鼓浪嶼;到最后鼓浪嶼區政府撤銷,變成了一個管委會,人大、政協等一整套班子全沒了,又走了一批人?!叭丝跍p法”政策立竿見影,20多年間,原住民大批量遷出鼓浪嶼,人口逐年減少??刂迫丝跀盗康哪康暮芸炀瓦_到了,但事態開始朝不可控的方向發展——年輕的原住民還在不斷往廈門市區搬遷。
如今,鼓浪嶼人口減少的趨勢,已經停不下來了?,F在島上僅剩的8000多個常住原住民,還在不斷流失中?!袄系睦?,死的死,年輕人都去市區了?!币幻∶窭先苏f。
相關新聞
以前是文化小島 現在卻文盲率偏高
“不僅原住民的數量在減少,島上的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?!庇嘘P人士告訴導報記者。
以前的鼓浪嶼人口以原住民為主,有很多高學歷知識分子、社會名流;但現在的鼓浪嶼,外來人口占了很大比例,留守的原住民有不少是老弱病殘。
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,對鼓浪嶼的人口結構進行了詳細解讀。
人口數量:外來人口占總人口四成
普查數據顯示,鼓浪嶼上的外來人口有6161人,占了全部常住人口的43.3%。
從受教育程度上看,這些外來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較低。6歲以上人口中,初中學歷的人數最多,有2274人,占了38.3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常住外來人口中,有42.9%的人離開戶籍地長達6年以上了。
受教育情況:文盲率高于全市水平
鼓浪嶼的常住人口中,高學歷人口很少,遠低于思明區的平均水平,而島上的文盲率卻遠高于全市水平。
島上6歲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中,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比18.7%,低于廈門市的19.0%,更遠低于思明區的32.9%,在思明區10個街道中處于末位。
此外,鼓浪嶼上的文盲率為4.35%,遠高出廈門市2.88%和思明區1.92%的水平。
人口年齡:老齡化居全市首位
鼓浪嶼適合養老,許多老人主動選擇在此頤養天年。
數據顯示,鼓浪嶼的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。60歲及以上人口占了全部常住人口的19.79%,居全市各鎮(街)首位,而全市此比重為6.93%。
與此同時,鼓浪嶼的勞動參與率(經濟活動人口占16歲以上人口)卻較為低下,僅僅達到59.76%,低于廈門市73.82%和思明區65.81%的人口勞動參與水平,處于思明區10個街道的倒數第二位。